(相關資料圖)
英國《經濟學人》8月15日文章,原題:“成人孩童化”的興起 年輕女性興高采烈地滑入一個充滿巨大塑料“氣泡”的假浴缸里。在一個無論是外觀還是聲音都設計得像爆米花機的房間內,一袋袋爆米花被分發出去。朋友們在變換顏色的燈光里自拍,然后前往枕頭大戰區用填滿羽毛的靠墊相互拍打。這是在馬德里和倫敦等地出現的互動式博物館“多巴胺樂園”,它五顏六色、富有創意且讓人感覺滑稽可笑。盡管它很適合家庭游玩,但在最近周六的午餐時段,大多數前去那里轉悠的成年人都沒帶孩子。正如該博物館的營銷聲明所言,這個地方是為“內心深處的小孩”準備的。
資料圖(IC Photo)
該樂園只是反映“成人孩童化”新文化趨勢的例子之一,成人如今紛紛參與那些原本為兒童設計的輕松活動。比如紐約的冰激凌博物館是一個多層游樂場,水池里裝滿了假的冰激凌配料,現在它已擴展到其他幾個美國城市和新加坡。
如今,即使是一些通常專門為兒童設計的博物館和沉浸式展覽也舉辦僅限成人參與的晚間活動。愛好者表示,這樣的空間提高了創造力、人際關系和快樂感,觸發人體分泌尋求快樂的化學物質多巴胺。但此類空間并不適合所有人,對一些人來說,這種自稱博物館的傾向站不住腳,因為他們認為博物館的作用是傳授知識。藝術展旨在讓參與者以稍微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但像這樣的場所只不過是嘗試讓游客感到快樂,有時甚至是不清醒的狀態。
然而,這些地方的“膚淺”或許正是其重點。蓋洛普公司調查發現,全球的壓力、悲傷和憤怒情緒如今達到創紀錄新高。當世界情緒低落時,消遣的吸引力就更強烈。與此同時,年輕人發現成長并不容易。對其中許多人來說,他們父母曾經輕松實現的買房和結婚等人生里程碑變得遙不可及。所有這些都是成人孩童化的吸引力所在?!岸喟桶窐穲@”不需要吸收任何信息、遵守任何規則或實現任何目標。雖然它平淡且“無腦”,但這正是成年人喜歡它的原因。(王會聰譯)
責編:夏麗娟
Copyright @ 2015-2022 農產品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1 聯系郵箱:8971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