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壓強公式:固體壓強p=f/s壓強:p帕斯卡(pa)壓力:f牛頓(n)面積:s平方米(㎡)液體壓強p=ρgh壓強:p帕斯卡(pa)液體密度:ρ千克每立方米(kg/m3)重力公式:g牛頓每千克(n/kg)深度:h米(m)這涉及到一個基本公式。
2、v=根號下(kp/d)。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v為聲波在氣體中的速度,k為氣體絕熱系數,p為氣體壓強,d為氣體密度。
4、從這個公式看,樓上回答都是錯的,因為d越大,v卻越小。
5、例如相同壓強下,聲在氫氣中的傳播速度會大于氧氣中的速度。
6、密度不變,提高溫度,可以增大壓強,可以提高聲音傳播速度。
7、對于公式v=根號下(p/d),可以參考大學物理力學方面的教程。
8、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在空氣中的速度大約是340m/s若我記得沒錯的話初中物理上寫的是15度時343m/s.25度時是346m/s.1馬赫大約為340米/秒,合1224千米/時.馬赫是表示速度的量詞,又叫馬赫數。
9、一馬赫即一倍音速(聲速):,其中u為流速,c為音速。
10、音速為壓力波(聲波)在流體中傳遞的速度。
11、馬赫數的命名是為了紀念奧地利學者馬赫(ernstmach,1838-1916)。
12、馬赫一般用于飛機、火箭等航空航天飛行器。
13、由于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隨著不同的條件而不同,因此馬赫也只是一個相對的單位,每“一馬赫”的具體速度并不固定。
14、在低溫下聲音的傳播速度低些,一馬赫對應的具體速度也就低一些。
15、因此相對來說,在高空比在低空更容易達到較高的馬赫數。
16、1947年10月14日,耶格爾駕駛x-1試驗飛機在加州南部上空脫離b-29母機,上升到一萬二千米高空,并在此高度上達到每小時1078千米的速度,首次突破音障,超過了一馬赫。
17、當馬赫數ma<1.0時,流體所受的壓力不足以壓縮流體,僅會造成流體的流動。
18、在此狀況下,流體密度不會隨壓力而改變,此種流場稱為亞音速流(subsonicflow),流場可視為不可壓縮流場(incompressibleflow)。
19、一般的水流及大氣中空氣的流動,譬如湍急的河流、臺風風場和汽車的運動等,皆屬于不可壓縮流場。
20、但流體在高速運動(流速接近音速或大于音速)時,流體密度會隨壓力而改變,此時氣體之流動稱為可壓縮流場(compressibleflow)。
21、當馬赫數ma>1.0,稱為超音速流(supersonicflow),此類流況在航空動力學中才會遇到。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Copyright @ 2015-2022 農產品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1 聯系郵箱:8971809@qq.com